最近,江西赣州有个大消息——瑞金民用机场通过了行业验收,很快就要正式通航了。这事儿可不一般,它意味着赣州成了江西乃至整个中部地区,第一个拥有两座民用机场的地级市,形成了“一市两场”的航空新格局。对于这座有着近千万人口、地域辽阔的城市来说,这一步跨得既实在又关键。
为啥偏偏是赣州?先看地理,赣州的地盘实在太大了,总面积差不多有3.94万平方公里,相当于2.3个北京,而且62.5%都是山区。以前,赣南东部的老百姓要坐飞机,得跑到现有的黄金机场,最远的寻乌县开车过去得3个多小时,山路弯弯绕绕,折腾得很。再看人口,赣州有980万常住人口,占了江西全省的五分之一,这么多人要出差、旅游、走亲访友,单靠一个黄金机场早就不够用了——2024年黄金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已经快194万人次,快饱和了。赣南东部那680万群众,早就盼着家门口能有个机场。
两座机场分工也挺明白,不浪费资源。黄金机场主要服务商务出行,已经开通了到北上广深等26个城市的航线,坐飞机的商务人士占了六成多;瑞金机场呢,打算重点打造“红色空中走廊”,刚开始就会开通到延安、遵义这些革命老区的航线,方便大家走红色旅游线路。这么一来,赣州各个县市区能享受到航空服务的比例,从原来的38%一下子提到了92%,基本上家家户户附近都能摸到“飞天的门路”了。
双机场带来的好处,老百姓和企业都能实实在在感受到。于都县种脐橙的农户最有体会,以前鲜果运到外地得24小时,现在走航空冷链,6小时就能到,果子更新鲜,能多卖30%到50%的价钱。稀土企业的老板也说,以前客户总觉得赣州太偏,谈合作都犹豫,现在早上坐飞机来,中午就能谈事,合作的意愿明显高了。据估计,到2025年,就这交通便利带来的好处,能让赣州的GDP多增长1.2个百分点,对于还在努力追赶全国平均水平的老区来说,这可是不小的助力。
产业方面变化更大。瑞金机场旁边规划了临空经济区,以后要重点搞红色旅游、智能制造和冷链物流。有人算过,到2027年,这一片的产业规模能超过200亿元,还能创造1.5万多个工作岗位。更贴心的是,瑞金机场还预留了跑道延长的空间,以后有需要能升级成更大的4D级机场,说不定哪天就能开通国际航线了。这对赣州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来说,可是添了个强有力的“翅膀”——作为全国性的交通枢纽,赣州正通过这两张机场“名片”,把老区的红色资源、稀土特产、脐橙好货,跟大湾区的技术、资金、市场紧紧连在一起。
其实赣州的做法,给中西部很多地方都打了个样。不像长三角、珠三角的城市追求建国际大枢纽,赣州的双机场更讲究“精准服务”:一个方便做生意,一个方便看风景、运特产,一起织出了一张“1小时航空圈”。这既符合国家对赣南苏区振兴的规划,也拿到了中央6.5亿元的专项支持。就像专家说的,赣州不是为了多建个机场而建,是想用航空这根线,重新串起区域的经济版图,让每个县都能分到发展的红利。
等瑞金机场迎来第一架飞机,划破赣南东部的天空时,带来的可不止是更快的出行。对老区人来说,这是脐橙能卖得更远的希望,是稀土能引来更多合作的底气,是红色故事能被更多人听到的机会。从以前“地无三尺平”的闭塞山区,到现在“一市两场”的航空新城,赣州的变化告诉我们:只要找对自己的路,把优势用起来,革命老区照样能在新时代跑出加速度。
未来,随着瑞金机场正式通航,赣州说不定会成为中西部地区“交通+产业+文化”一起发展的新榜样。到那时候,大家提起赣州,不仅会想到红色故都,更会想到这座城市用双机场撑起的、热气腾腾的新生活。
牛道配资,中国十大股票软件排名榜,股票配资8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