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刷到广东一位姑娘的视频,看完我属实有点哭笑不得——这姑娘大学毕业大半年没找着工作,天天在家靠父母养活,却反手贷款买了辆十万出头的车,还选了60期超长分期,最后居然说自己“挺勇敢”。结果视频一火,评论区直接炸了锅,几千个网友围着劝她、说她,这事啊,真得好好唠唠。
先说说这姑娘的情况吧,毕业半年多没工作,说白了就是还在“啃老”,吃穿用度全靠爸妈。按理说这时候该琢磨着找份正经活儿,先把自己养活了再说,可她倒好,心里揣着个“买车梦”,早在考到驾照时就跟父母提过,结果被泼了冷水。爸妈反对的理由特别实在:你一没存款二没工作,贷款拿什么还?再者说,老一辈想法传统,觉得女孩子没必要自己买车,以后成家了自然有车开。这话听着可能有点老派,但理儿没歪,毕竟过日子得先顾着“现实”,再谈“追求”。
除了父母反对,亲戚那边的闲言碎语也没断过。她天天在家待着不上班,亲戚们背后免不了指指点点,甚至有人直接戳她痛处,说她是“白眼狼”。换作旁人,可能会先反思自己是不是该赶紧找工作,可这姑娘偏不,越想越不服气:“凭什么女孩子不能自己买车?”就这么一股子冲劲,她愣是咬咬牙付了5000块首付,把车订了,分期一签就是60期——也就是整整5年。
我算了笔账,十万出头的车,分5年还,再加上利息,每个月至少得掏2000多块。可她现在连工作都没有,手里更是没多少现钱,下个月车贷就要开始还了,这不是把自己往绝路上逼吗?视频里她也红着脸说自己知道羞愧,可转头又给自己打气,说“压力就是动力”,还计划着找兼职、送外卖,等车到了就跑网约车,总之绝不用父母的钱。最后还补了句“我挺勇敢的”,这话一出口,网友们直接坐不住了。
评论区里全是质疑和批评,有人直接反问:“这叫勇敢?没工作没存款,敢贷5年买车,这叫鲁莽吧!”还有人怀疑她是故意炒话题博流量,等着后续开直播带货。后来姑娘又发了条视频澄清,说自己绝对不会靠父母还钱,也不会搞带货那套,现在已经在找工作、约面试了。说实话,看到她愿意行动,我还挺欣慰的,但心里还是捏着把汗——找工作哪有那么容易?兼职、送外卖、跑网约车听着简单,可真要挣够每个月的月供,不是靠嘴说说就能做到的。
其实我特别能理解这姑娘想“争口气”的心思。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想被别人看扁,尤其是被贴上“女孩子不用怎样”的标签时,总想着用行动证明自己。可“证明自己”也得讲究方法啊,就像盖房子,得先打牢地基,再一层一层往上盖,总不能没打地基就先想着装漂亮的屋顶吧?她现在没工作、没收入,就敢背上五年的车贷,这不是“勇敢”,更像是赌一把——赌自己能尽快赚到钱,赌自己能扛住压力。可生活不是赌博,一旦赌输了,最后受累的还是自己,甚至可能连累父母。
再说了,“啃老”本身就已经让父母操心了,现在又添了笔车贷,就算她口口声声说不拖累父母,可真到了还不上钱的时候,父母能眼睁睁看着她为难吗?到时候说不定还是得拿出养老钱帮她填窟窿,那时候的“不拖累”,不就成了空话?亲戚们当初说她“白眼狼”,虽然话难听,但也是戳中了“没担当”的问题。如果她真的想让别人看得起,不如先找份稳定工作,攒点存款,等有能力了再买车,那样来得更踏实,也更能让父母放心。
当然,现在车已经买了,说再多“不该买”也没用。希望这姑娘能真的把压力变成动力,说到做到——赶紧找到工作,不管是全职还是兼职,踏踏实实干,每个月按时还车贷,别再让父母跟着操心。也希望她经这事能明白,真正的“勇敢”不是一时冲动做决定,而是能认清现实,对自己的选择负责;真正的“独立”也不是硬撑着买辆车证明自己,而是能靠自己的双手,把日子过稳、过好。
最后也想跟其他年轻人说句心里话:我们都想活得有底气、有面子,但面子是自己挣来的,不是靠“打肿脸充胖子”撑出来的。遇到事情多想想后果,多体谅体谅父母,量力而行,才是最靠谱的活法。你们觉得呢?
牛道配资,中国十大股票软件排名榜,股票配资8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